这支特殊部队要完成一个任务,过程无比艰险,结果却让人惊喜!

在抗美援朝战场中,有一支规模不大、作用却极为重要的特殊部队,那就是志愿军汽车部队,他们承担着为前线输送物资弹药的艰巨任务。由于敌人拥有强大的空中优势,志愿军汽车部要穿越敌军的重重封锁,完成运输任务,难度之大不言而喻。然而,英勇无畏的汽车兵总能发挥自己的勇气和智慧,与敌人周旋,胜利完成任务。

1953年6月,志愿军发动的夏季反击战进入第三阶段。为搞好这一阶段的后勤供应,调集了十个汽车团的2000多辆汽车昼夜赶运作战物资。

7月18日,志愿军汽车四团一营一连二排排长常光辉接到一个任务,带领汽车兵驾驶八辆车,把一批122毫米口径加榴炮炮弹,送到志愿军前沿新推进的某部炮兵阵地。

按照上级要求,这批炮弹要在12点前送到。常光辉等人把车开得飞快,不久就驶入了敌炮封锁区。前方传来防空枪声,他们马上闭灯前进。

走着走着就听到炸弹的破空声,接着四声炸弹爆炸声,敌机投弹了。他们急忙停车下来查看,前方不远的公路上四个大弹坑还在冒烟。这时敌机又转回来了,接着又是四颗炸弹落地,不少土石块砸在他们身上。

怎么过去?填坑?弹坑太大,干到天亮恐怕也填不平一个。他们又想了不少别的办法,都不行。

战士王醒民突然想起前几天自己单独开车送通讯器材时,走在这条路上,他的车后跟着一辆吉普,由于路窄和不断有对头车,那辆吉普始终没能超过去。到路面稍宽一些的地方王醒民让车时,发现后面已没那辆吉普了。他又开了一段路,却发现那辆吉普从一条山道上下来。既然吉普能过,“嘎斯”也许也能过去。

他把情况向排长一说,常光辉考虑了一下说:“只能上山了!”

他们往回走了一公里多,发现了那条小路,王醒民的车慢慢向山顶爬着,常光辉和助手小张分别站在左、右脚踏板上帮助看路。车一点一点向山顶爬着。

这时敌人又开始炮击了,炮弹不时地落到他们周围。路越来越陡。王醒民换上一挡,车子一点一点艰难地向上爬。

离山顶还差十几米,车子再也爬不动了。王醒民只好停下车拉紧手制动,小张忙用三角木打上掩。常光辉向后喊:“助手都上来推车。”

八名助手加上常光辉九个人使劲推,王醒民加足油门,车子只向前走了2米多又不动了。常光辉向后面喊:“驾驶员都上来。”王醒民给足油门,车子在16名同志的推动下一点点地爬上山顶。

敌炮还在打着。突然,敌人的探照灯向王醒民的车所在的地方扫来。由于汽车插着伪装用的树枝,战士们都没动,探照灯光一扫而过,在一处他们认为可疑的地方停了下来,跟着就是二发炮弹在探照灯照射的地方爆炸了。

常光辉叫王醒民把车开到五、六十米外的山弯处停下。然后大家再去推第二辆车。

就这样把车一辆辆推过山顶,时间已是11点左右,必须赶快下山。敌人的探照灯还在山上来回照射,敌炮仍在胡乱地打着,有的炮弹就在车队附近爆炸了。战士们毫无顾忌,沉着地开着车,只用了十几分钟时间就到了山下,上了公路。

当他们到达志愿军炮兵阵地时,时间为11点42分。炮兵阵地后勤负责人惊喜不已地说:“我们得知公路被炸的消息后,已经派了一个工程连去抢修了,估计后半夜1点左右就能修通。原以为你们最早也得1点半左右才能到达。没想到你们能从那么窄、那么陡的山上冲过敌炮封锁提前到达。”

接着这位负责人感叹道:“汽车兵老大哥确实不简单。不久我们就要发动总攻,你们历尽艰险,及时送来这些炮弹,更充实了我们的力量。可以说,这次战役的胜利有我们的一半,也有你们后勤部队的一半,甚至一多半。后勤万岁!”

常光辉炮弹王醒民敌炮吉普发布于:天津市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,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